土人 · 天津桥园:因势利导,让自然做功
你好,我是YanYan,欢迎回来。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案例来自俞孔坚老师的土人景观。提起俞老师的理论,可能当下接受它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但土人的设计,有时实在让人难以评价。
记得网上曾有人整理出一份土人做的“垃圾”项目集合,有各种断头路,各种不合理的空间,就连实习生都不会画出这样的图,以此来说明土人的设计能力不行。确实,不狡辩,那些项目的设计是真的不行。但与此同时,土人做的好项目则经常闪耀在国际舞台上,并不是国外大奖故意偏爱,而是它们真的好,尤其是土人早期的很多作品,放在十几二十年后的今天,其理念和设计手法也是超前的。所以公平地来说,土人设计水平的平均值肯定不低,但方差也很大。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天津桥园”项目,是土人的早期作品,属于优秀梯队。该项目于2005年开始设计,2008年建成,当年即获得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9年获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2010年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荣誉设计奖。
相比于大多数人,我对这个项目其实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我是天津人,老家就住在桥园附近,它建成那年我还在上初中,虽然很久没再去过桥园了,但印象还在。没想到自己家附近竟有一处ASLA级别的国际项目,看来走上景观设计这条路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啊。桥园在我家那一片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我妈现在和一群姐妹们组成了“敲锣打鼓”乐队,每晚去桥园演奏,有时会热闹到引起周围小区居民的严重不满,通过报警的手段来制止公园内传出的“噪音”。
言归正传哈哈,我只是想表达在居民的认识里,ta们不会在意设计理念、形式技法,只要好用好看就可以了,从这个层面上讲,桥园的确是一处不错的休憩场所。不过作为设计师,我们肯定不能止步于此,还需要了解些更深层的道理。
毕竟,这片场地的原状非常棘手。
01
挑战:盐碱地、快见效、低成本
桥园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河东区。场地南临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向卫国道立交桥呈扇形展开,占地22公顷。东南两侧为城市干道,是公园与城市的活跃交界面,1980年代在河东区建设的万新村居住区以及随后开发的太阳城居住区,使这一区域迅速成为人口密集区,人口总数近 30 万。
建园前这里是废弃的军用靶场,场地低洼,有鱼塘若干;场地现状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真的很臭),而且盐碱化非常严重。当时天津被定为08年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场地西北紧挨的卫国道,是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道,承担着展示市容市貌的重任,所以周边的环境必须要整治。2005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在此地建设公园,因为紧邻卫国道大型城市快速立交桥,故名桥园。项目被作为天津市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希望改造原场地脏、乱、差的面貌。
场地原貌
脏乱差并不难解决,场地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盐碱化,是植物要怎么活的问题。盐碱化在天津有多严重呢?不用跑很远,拿津京两地做对比就能感受到很明显的差异。走在天津的路上,你会看到两旁的行道树都像是发育不良一样,很少能生长的非常高大,我们常说的“中间分车绿带”更是见不到植物,甚至压根就没有这条绿带。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盐碱化,曾有学者做过测算,天津盐碱化土地曾占天津总面积的65.8%,土壤的PH值能达到8.5以上,植物很难健康生长。而我们在北京,林荫路还是随处可见的,甚至很多年前还大力推行百万亩平原造林,这在天津是想都不敢想的(倒是也能楞造,但效果就另说了)。
解决盐碱化问题,常用的就是两个方法,第一是直接换土,把地下一米以内的盐碱土挖掉,然后做严密防渗,再从附近的河北购买腐质土,把坑给填满,曾经有钱的地产甲方会这样操作,不然难以实现效果图中展现的美景;再有一种是暗管排盐,靠淡水浇灌把土壤中的盐分洗掉、排走。
具体工程操作我也不懂,但这几张示意图还是比较清晰的(来源:网络)
桥园原本就是低洼盐碱地,换土肯定换不起,但即便是选择排盐,也绝非一件轻松的工作,因为还是要挖土、埋管、浇灌,每一个步骤、从建设到管理成本都非常高。虽说天津“贵为”直辖市,但也没有很富裕。何况它还很耗时,奥运会可等不起。
所以桥园这样一个为助力奥运而生的环境整治项目,本质上是既要建设快,又要低成本,还要效果好,这个难题摆在了土人的面前。
02
策略:因势利导,让自然做功
看似棘手的难题,其实我们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盐碱化真的是场地的劣势吗?事实上,盐碱地并非寸草不生,许多乡土的野草灌木完全可以适应轻度盐碱的环境,且生长良好,所谓盐碱劣势是相对于我们想实现“小桥流水”、“百花争艳”的园林景色而言的,因此我们为何不能放弃园林之美,转而去欣赏野草之美呢?那些娇贵的观赏植物,因其高维护费用、大量水及能源消耗,早已成为了城市经济和环境负担。
当然,盐碱也不能完全不处理,因为天津地下水位很高,场地又是个低洼地,所以盐碱程度会逐年累积,可如果盐碱本身不成为难题的话,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让场地自己排盐、自己清洁?如果让场地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长久维持在一个低盐碱的水平,那不就不用人为换土,搞那么多繁琐的工程了吗?
我们来揭晓答案,土人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两条:
一是设计21个标高、半径与深度不一的坑塘(水泡),汇集雨水进入,对土壤进行冲刷,将多余盐分溶解后顺地势排出;(维持低盐碱)
二是利用收集的雨水,形成与不同水位和不同酸碱度水质相适应的乡土植物和人工湿地景观,实现盐碱地上的生态恢复。(绽放野草之美)
先说策略一,场地东北高、西南低,所以这些水泡从东北至西南方向地势逐渐降低,这样一来就使场地具备了自主排盐的能力,大部分由于雨水或浇灌所溶解出的盐分,最终都会汇集到最末端的池塘中。全园排盐变为了针对局部的高盐碱治理,建设与后期维护成本立刻便降了下来。
水泡有深有浅,深水泡水深达1.5m,直接与地下水相连;季节性的水泡,只有在雨季有积水;在山丘之上的水泡,形成旱生洼地。从剖面上看是这样的:
严格来说,结合水塘进行排盐的方法,并非俞老师的创新,我国在农业上就有专门应对盐碱地的“台田”耕作方式。台田是指挖沟为渠、堆土成台在上耕作,盐碱逐渐下渗而变为良田,沟渠可放养水生生物。俞老师始终将景观定义为是“生存的艺术”,而非“装饰的艺术”,这一理念在桥园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台田示意图(来源:网络)
方法好不好,关键看疗效。靠地势+水泡的排盐方法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否真的能起作用呢?
确实可以,有学者专门做了实证研究。论文发表于2019年1月的《景观设计学》杂志,作者刘洁,题目为《设计生态学的景观绩效实证研究—以天津桥园公园盐碱地改善为例》。
研究方法(简化版,便于理解):
1)21个坑塘以由东北至西南的顺序依次编号,根据高程分为高坑塘和低坑塘;
2)土壤取样,在每个坑塘斜坡的上部和下部各选取一个样点,分别记作“上部采样点”和“下部采样点”;;
3)在均匀分布的不同坡向做三组重复,即每个坑塘取6个斜坡土样;
4)将坑塘周边非设计区域(如草地)的土样作为对照,共计取样30个;
5)每个采样点的土壤采样使用三点混合法,即在同一个地点采集三个土钻的土柱进行混合。
实验结果:
作者测算了土样的pH值(酸碱度)与电导率(含盐量)。结果表明:
1)水泡对降低pH值有效:公园坑塘区土壤pH值范围为7.6~8.8,高坑塘pH值小于低坑塘,对照组pH值高于坑塘组;
2)水泡可以有效排盐:土样电导率范围为0.21~6.26dS/m,仅有4.44%属于轻度盐渍化,1.67%属于中度盐渍化,盐渍化程度明显低于市整体水平。
实证表明,策略一非常成功。
再来看策略二,植物的种植同样也是因势利导,变劣势为优势。
得益于场地的地下水位很高,水系发达,所以哪怕微小的海拔改变,都会带来地面土壤包括水分和盐碱强度等物理化学特性的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将反映在植物群落上。也就是说,盐碱地、高水位虽是劣势,但只要配合恰当的地形营造,同样可以生长出丰富的植物群落。
我们刚才提到,桥园中挖了21个深浅不一的水泡,随着季节更替,多种乡土水生、耐碱的植物群落会在各个水泡适应性地生长起来。尽管在盐碱地树木难以生长,但由于水位和pH值细微的变化,公园的地被植物和湿地植被非常丰富。群落的形成从种子开始,起初在每个低洼地和水泡四周播撒混合的植物种子,种子的选择是设计师根据地域景观的调查、取样配置,应用适者生存的原理,形成适应性植物群落。同时只要条件合适,其他的本土物种也会自发的侵入。
这些群落是动态的,一方面源于初始生境不能满足某些植物的生长,所以被播种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一些没有人工播种的乡土植物,通过各种传媒不断进入多样化的生境,而成为群落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这些水泡的植被现状,曾有调研团队做过非常详细、非常棒的整理,推荐给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百度搜索“Teamwork-天津桥园景观植物配置调研”,或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https://www.zcool.com.cn/work/ZMTczNjA2NTY=.html
下图是该团队成果的预览:
顺便一提,在营造水泡地形的过程中,场地原有的垃圾就地利用,用于地形改造,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场地内主要是砖石等建筑垃圾,所以不必担心渗滤液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因为在找资料时,看到了这方面的评论,所以补充说明一下,免得造成误解。
03
聚人:水岸廊桥
以上我们介绍的“水泡湿地”只是桥园两大分区之一,另一分区是与城市居民区交界的“水岸廊桥”。水泡湿地是为了生态恢复,水岸廊桥是为了服务市民。
水岸廊桥由5种景观元素组成——高台林丘、城市之窗、下沉庭院、亲水湖岸和高架廊桥。通过这些景观元素,建立一条城市与人造自然之间的游憩廊道。
高台林丘:
台地景观形成了一个个有如金字塔形状的小丘,大约5米高,以干垒石头作为挡土墙,而台地的梯台由考登钢(Corten Steel)板作为材料。台地的梯田上种植了大量的宿根花卉,就像层层叠叠的梯田花坛一般。
必须表扬的是,这些高台全部设有符合规范的无障碍坡道(坡度不大于 1:12),方便老人、带孩子的妈妈到达。
城市视窗:
在10个台地之间,形成了九个谷底,成为城市视窗,将自然景观“漏”入城市,同时吸引城市居民进入公园。
下沉庭院:
在每个城市视窗之内,下沉而形成9个庭院。每个庭院各有主题,这些主题都取之于大地的肌理,包括农田肌理、水岸肌理、湿地肌理、牧场肌理、河流肌理……用当代设计语言进行提炼,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游憩空间。
9个庭院目前我只能找到四张平面图:
亲水湖岸:
从每个城市视窗,可以到达滨水地带。水体是利用原有鱼塘改造而成。水岸是连续的亲水步道,栈桥退台,使自然和人融为一体。
高架廊桥:
上述各个景观元素,通过一条高架连廊,有机联系在一起。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连接元素,同时是一个线性的瞭望台, 把人们置于自然和城市中间。天桥比公园高出5米, 使之成为极为理想的观景廊, 同时相接多个小庭园和大公园, 人们可以看到街上, 周边小庭园的景象。
“水岸廊桥”区域单从平面上看,其实非常简洁,甚至是有点普通,可人们实际游览感受还是非常丰富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竖向变化,下沉庭院层、水岸层、台地层、廊架层,撑起了多样的空间体验。
不过遗憾的是,一些花园修建质量不错,但一些则不够理想,由于赶工期导致施工质量实在过于粗糙,以至于俞老师在申请ASLA专业组奖项的时候,并没有纳入水岸廊桥这一部分,而只是申报了水泡湿地区域。
ASLA获奖页面
最后想说:
城市公园,往往更多地成为城市经济和环境负担。在工程上,为单一美化为目的挖湖堆山,为造水面使用水泥和防渗膜。化妆式的绿化方式耗费巨大,浪费大量水资源用于花木灌溉,给本就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城市造成沉重压力。
桥园反其道而行之,一块脏乱差的城市废弃地,在很短时间内经过简单的生态修复工程、低造价的建设,依靠后续自然的做功,成为了具有雨洪蓄留、土壤改良、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审美启智和提供游憩服务的多功能生态型公园。桥园拒绝了化妆式的、畸形的园林美,重新带回了生机勃勃的“野草之美”,即乡土文化景观和本土自然系统的真实的美。
坦率来说,公园整体在形式层面的设计上,其实并不突出。廊桥明显能看出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的影子;下沉庭院的布置与法国雪铁龙公园几乎如出一辙;考登钢通常用于表现工业区的场所记忆,放在这里稍显突兀;干湿水泡的做法在土人的项目中,更是十分常见。
但瑕不掩瑜,桥园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俞孔坚老师称之为“设计生态学”——
它是相对于自然的生态而言的,是人工的生态或人工设计的生命(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亦是景观设计及规划塑造的生态过程。它以传统生态学为基础,是一种跨尺度、跨学科的实证主义研究,将景观作为人工自然的生态介入形式,以改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为目标,在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塑造多产的景观。
定义太绕了,简单理解就是:
传统景观设计 =改造自然——满足人类审美趣味
设计生态学 = 赋能自然——以人工美衬托自然美,以及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如今大部分所谓的生态设计,其实是介于以上二者中间:并置自然——在维护自然的基础上,满足人的趣味
那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过“设计生态学”这个理念呢?
我猜想它应该是被一个更大的概念所涵盖了,它就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Nature-based Solution),最早由世界银行提出,如今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关注。NbS并没有一个完全正式的定义,它更像是一个行动框架,倡议通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有效地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益处。我们会发现它和“设计生态学”是高度重合的。
来源:讲座《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城市绿色空间低碳韧性设计》-栾博
桥园在刚刚建成时,招来了很多两极化的议论,那如今站在NbS的视角,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表示认可吧?
可见观念对人判断的影响有多大。思想要不断进步才行呀~~
---